teamsportsroad
Auto Added by WPeMatico
【杭州亞運・手記】傳媒配套設施繁多 難解另類成就
【體路杭州直擊】抵達杭州的第二日,小記把握早上僅有的空閒時間,在媒體村及主媒體中心(MMC)走了一圈,發現相關配套種類繁多,若能悉數享用所有服務,相信會創下另類成就。 今次亞運期間將吸引到約5,000名中外傳媒前來,大會在亞運村的西北區域劃出約66萬平方米(總建築面積)作為媒體村,村內各式各樣的商舖林立,自成一角,讓傳媒工作者在未來大半個月可以安心寄居。 公司為小記及同事下榻的單位十分開揚。 早餐免費提供,不過依然要先拍卡,聽到一句「謝謝」才能入場。 小記目前還未有時間體驗這架智能巴士。 地氈是不是倒轉放比較好? 價錢算是大眾化,如果小記有留手指甲也想試試。 這邊出去就是接駁巴士站。 亞運村為杭州亞運會最大的非競賽場館,是亞運會配套服務的核心設施,總面積達113萬平方米的區域,踐行「綠色、智能、節儉、文明」的辦賽理念。 現今傳媒工作最講求就是準確性及速度,為了讓大家安心工作,村內的配套幾乎完全是為了傳媒度身訂造。村內餐廳一日提供早、午、晚三餐及宵夜服務。在本月16至下月8日的高峰日子,開放時間更會提前到清晨5時,至凌晨12時或1時才關閉,讓記者可以因應自己工作安排用饍時間。 由傳媒村乘搭接駁巴士,約15分鐘便可到達主媒體中心(MMC)。這也是小記除了採訪賽事以外,繼傳媒村之後另一個逗留時間最長的地方。MMC位於杭州國際博覽中心,總面積近5萬平方米,分主新聞中心(MPC)、國際廣播中心(IBC)及主轉播商運營中心等不同區域,下層則是食堂。亞運會期間,MMC提供24小時服務。 MMC外牆寫滿歡迎字句。 儲物櫃是用人面識別開關。 MPC即是傳媒工作區,共提供約400個座位,每個座位配有免費電源插座、無線和有線互聯網接入服務,還設有一個耳機孔。MPC的大螢幕亦會播放不同的比賽直播畫面,記者可以借用耳機,再切換到相關頻道,就可以「一邊觀戰、一邊打稿」。這裡的儲物區分別設有168格和64格電子儲物櫃供文字和攝影記者使用,用人臉識別開關,先到先得。 由於大大小小的記者會都在MMC內舉行,中心內也設有文化展區,向來自亞洲各地的傳媒展現具中國特色的國畫及青瓷等收藏品。除此之外,還可以看到杭州絲綢、西湖龍井及東陽木雕等一系列浙江文化展品。傳媒還可以體驗漢服、書法、剪紙、杭繡、畫扇等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項目。 學習八段錦動作後會有評分顯示。 按摩椅免費提供。 深睡倉內設有鬧鐘。 在生活服務區的中醫藥文化體驗館,除了現場展示的中醫藥典籍及標本外,記者們還可以在此學習八段錦健身功法,預約中醫推拿(10分鐘)及穴位保健等。此外,最令人感興趣的,就是區內設有「深睡區」,可以讓人「叉電」,不過相信小記無福消受。至於很多人都感興趣的紀念品售賣店,小記當然也有行了一圈,發現選手村內的種類反而更多,留待下次再談! 文森特@杭州 此篇文章由「體路 Sportsroad」最初發表於「【杭州亞運・手記】傳媒配套設施繁多 難解另類成就」
【杭州亞運.手記】17年的等待
【體路杭州直擊】杭州亞運尚餘3日開幕,《體路》的4人採訪小隊今日亦到達目的地,準備與681位香港運動員共同作戰。 小記以往主要負責報道足球,數到採訪大型運動會的經驗,除了2009年香港東亞運,就只有2006多哈亞運一屆。想當年還在紙媒工作,公司因為贊助關係,派出兩名記者到多哈採訪,縱使另一同事主要工作是為贊助商發稿,及出席各項宣傳活動,惟行文時上司仍堅持以「採訪小組」自居。 2006年小記在多哈買下的風褸。 今屆亞運之前訪問過多位運動員,如網球的Coleman及高爾夫的Tiffany,他們因為平時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外地孤軍作戰,都異口同聲說很珍惜在大型運動會與隊友合作的機會,期待能互相學習及擦出火花。小記對此也有相同感受,今次除了有3位隊友同行,加上在港的後勤同事,以及賽事中途的增援,確確實實地感受到何謂團隊作戰,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是一心一意、 #撐起港隊! 小記出發前唯一擔心的,就是多年沒有往返內地,對已實行多年的電子支付系統毫無頭緒。據探子回報,平日用金錢反而會受到「歧視」,還有,就是不設找贖⋯⋯到時就真的要團隊打救了! 文森特(於飛往杭州的萬呎高空上) 此篇文章由「體路 Sportsroad」最初發表於「【杭州亞運.手記】17年的等待」